构建国际一流水准的安全管理与培训体系 |
前言:建筑业的安全事故率,仅次于交通运输业,属于事故高发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建筑业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民经济的特殊发展阶段形成了五千多万建筑农民工大多未经过专业的职业安全与技能培训。用官方语言来表述:大而不强。这个不强,可以理解为建筑施工队伍的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准不强。 安全生产历来为政府监管部门所重视,先后出台了各种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标准等,住建部还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出台了管理办法,这一切努力,却依然无法遏制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34起、死亡735人,同比分别上升43.44%和32.67%。 不仅监管部门重视,安全管理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习总书记亲自关注、主持的安全管理会议,至少就有九次之多。2013年6月6日,习近平指出:接连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作为建筑模架租赁承包行业的国家级协会,承担着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建筑施工安全、促进从业人员水平提升的职责。为满足建筑业发展需要,促进模架租赁承包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具有专业技能和良好安全素养的现代建筑产业工人,协会于2016年12月成立了模架专业承包职业培训与评价委员会,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专门培训机构,吸收欧美等发达国家职业培训的先进经验,整合行业资源,设计符合模架专业承包特点的职业培训体系,发挥行业培训的规模效应,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效率水平。 建筑施工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刚需。国家重视,政府要求,群众拥护,何以问题依然得不到遏制?安全管理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解开问题的关键何在? 日前,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携手《施工技术》杂志社,专程采访了建筑模架施工服务领域的专家——中建租协职业培训与评价委员会主任、天津鼎维固模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辉。 记者:刘总您好,您从事与建筑施工相关的模板、脚手架行业有二十多年了,您是先做欧美国家的市场,然后又回来做国内市场的,对国内和国际建筑模架行业的运营密码都很了解,请问您认为解决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关键着力点是什么? 答: 在我们讨论问题之前,先限定一下范围。安全生产管理牵扯到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涉及面很宽,建筑业的事故发生率和伤亡率仅次于交通运输业,据住建部通报数据,截止2013年12月31日该年度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中,与模板、支撑架和脚手架施工有关的模板坍塌、施工吊篮等安全事故,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占了59%和52%之多。在2016年发生的27起较大事故中,因模板、脚手架或钢网架坍塌及高处坠落的事故就高达11起,共死亡39人,占较大事故总数的41%。中建租协的大多数会员企业的业务,均与建筑模架的租赁与专业分包有关。我们今天的话题,就讨论建筑模架这个细分行业,进而涵盖整个相关的建筑业。 现在回答你,解决问题的关键,我总结了八字要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记者:据我所知,我国的建筑机械装备,像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等企业的产品,已经在国际上领先。模架这个细分行业装备情况与国际水准差距到底有多大?请您介绍一下。 2009年下半年,我本人对当时我国模架行业的状况做了一个详细的调研,我认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这个细分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曾经存在根本性的管理盲区: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管的过细、过死。即使以国标来衡量,当时99%以上的脚手架和支撑架均不合格。一个大一点的项目,总包单位往往同时跟多家租赁商租赁模架产品,然后交给劳务大包队施工。装备不合格,施工人员未经训练,其结果不仅是巨大的安全风险,还造成了材料和工时的巨大浪费。导致问题的原因很多,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个行业与国际的交流很少,缺乏直接吸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渠道。 先说说装备精良。在模架装备制造领域,我国存在着两类企业。一类是以国内市场为目标,低价倾销,偷工减料,多年来累积起来,在市场流动的几千万吨脚手架产品,可以说都是不合格的废铁,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一类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尤其是面向发达国家用户的出口型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完全有能力制造国际一流的模架产品,甚至具备了自主研发国际一流水准模架装备的能力。据我当时做的市场经济性核算,即使把采用欧美标准制造的模架装备用于国内的施工,施工总包企业的总成本应该不会增加,却大大提高了装备和安全管理水平。 记者:既然我国有能力制造一流的模架装备,又不增加总包企业的总成本,那么直接推广给客户不就解决了问题吗? 建筑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模架这个建筑业的细分行业的用户类型非常单一:就是施工总包单位;而这类用户又非常特殊,操作模架装备及与模架工程相关的建筑工人,在我国多达五千多万人之众。举个例子,华为在智能手机行业超越苹果和三星,难吧?他们要做的,是组建一支国际一流水准的研发和运营团队,如果国内人才不够的话,可以去硅谷,去全世界招聘人才。一个团队的规模也不过几百人就够了吧?最多几千人,问题就解决了。其所有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设计理念,均通过手机产品本身直接交付给了终端用户。而我们模架行业,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水平只占了三成,没有好的装备固然不行,但仅仅装备升级,也不行,因为其余七成的价值要靠施工应用环节来实现。这就不得不有赖于整个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五千多万建筑工中每一个人的职业技能和安全素养水平了。我八年前在国内推广欧美标准的模架装备时,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这个问题。我们的用户,建筑总包企业看到的只是租赁和购买优良装备的单价成本高于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即使买了或租了也无专业人才会使用,无法有效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另外七成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总的成本节约和安全效益。 这就牵扯出另外一个关键点:训练有素。一支训练有素的操作管理团队至关重要,这个团队不是几百人,上千人,五千多万建筑工人组成的建筑全产业链的工作技能和安全素质起决定作用。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比华为超越苹果和三星的难度还大吧?以发达国家的经验,所有重大的工程项目均由大型专业模架公司统一规划、设计,提供模架装备和施工等一体化方案。所有模架工程的操作工人,均由专业模架公司依据自有模架装备的特点,统一地进行技能和安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英国、加拿大这样的国家,至今还仍然保持着学徒制,未出师前,必须由有资格的师傅带领方可进入工地。一些石油、化工、造船等安全级别要求高的行业,甚至要求模架专业分包商除了提供一体化的技术、设计、模架装备之外,还要提供自己的施工人员,不得劳务外包。换言之,无论是EPC项目总包,还是工程总包,尽管他们的项目经理是工程安全的主要责任人,但因为模架行业的专业性,以及与施工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点,都会将模架工程统一交由模架专业分包商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八年来,我亲自带领在我国一些重点重大项目上,大力推广模架专项分包施工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给总包客户,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果。总包客户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明白,到试试看,到主动要求我们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从装备更新换代,到施工管理和商业运营,我们都积累了一整套适合国情的运营管理经验。在中建租协的大力倡导下,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模架装备的更新换代,已经为市场广泛接受,呈燎原之势。目前障碍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是如何把五千多万的建筑农民工培训成具备专业操作技能和职业安全素养的建筑产业工人。要实现这个训练有素,要比实现装备精良困难的多。即使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民间配合一起上,方向正确,政策对路,操作合理,估计也要十年到二十年之功,一两代人的努力。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像装备更新一样,实现弯道超车,会大大加快这一进程。 记者:这么说来,建筑业的全员职业培训是难点,也是重点了,您能就这个题目详细说明一下吗? 职业培训分为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两大类。技能培训,通常都是结合工人使用的装备和具体工作岗位来确定培训内容,需要非常具体。模架专项分包行业的技能培训,既有行业共性,亦有不同企业不同装备决定的培训内容。安全培训则是一个更大的题目,与全社会的安全治理、安全管理水准有关。我们下面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伴随国民经济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的规模已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建筑市场,亦创造了诸多国际领先的建筑奇迹,但这一切却未能为造就一支国际水准的专业建筑施工队伍。究其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仅以模架专项工程为例分析一下原因:即使是大型重点工程,总包企业通常也会分别从多个不同租赁商租赁钢管扣件,再分包给多个劳务队施工。这就人为地割裂了模架行业的市场发展规律,后果是生产厂家和租赁商不懂施工,劳务队不懂产品,租赁商不在意租赁物的质量,劳务队在施工过程中野蛮施工,总包方难于管理控制施工过程等等诸多弊端,导致施工过程失控,安全管理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失去了责任人和积极性,形成劣币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如果把这些问题归结为特殊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模架企业规模较小,总包企业非如此别无选择的话,那么,到了如今的市场规模,则从管理方法到市场规则的制定都应该彻底反思,行业需要革命性的改变。 安全管理在我国尤其是建筑业,与国际水准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式、运动式、事后大检查的传统管理方法上。国家先后发布了各种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职业培训方面对脚手架工、模板工也都有明确的上岗培训要求。 所有这些措施,不能说是没有切中要害,可为什么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和安全管理水平均未见显著好转呢? 记者:对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您能否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来? 安全治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演变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管理体系。已经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靠法律法规约束、纪律惩罚等传统的被动管理方法,发展成为由企业安全文化指引,制度建设,全员参与,培养员工行为安全意识的主动管理体系。以美国杜邦公司为例,杜邦公司是世界上安全管理排名前列的优秀企业,于1811年便建立了企业的第一套安全准则,目前保存着自1911年以来的全部安全记录。依据这些管理记录数据,经安全专家研究,提出了96%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论断,从而把安全管理的重点聚焦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全员安全意愿的培养上,开发出了著名的STOP--安全培训观察程序。据披露的信息,杜邦公司工伤事故发生率仅为全美化工行业工伤事故平均水平的1/37。美国化工行业的工伤事故发生率是中国化工行业的1/8。那么,杜邦公司工伤事故发生率就是中国化工行业的1/296了。这些数据,足以见证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所创造的奇迹。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国家层面构建职业安全与健康治理体系的正向机制至关重要,至少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涉及安全和健康的领域,必须建立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范。该管的必须严管,不该管的要坚决不管,留给市场和行业自律。既要明确原则,关乎安全的各个细节也要有具体的操作指南配套,采用穷举法把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子项都予以监管,这个操作指南和穷举法至关重要。住建部在2009年就出台了《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其中六个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中,涉及模板和脚手架工程的,就占了两项。但重大安全事故率的势头依然没有遏制住,为什么呢?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论证会到底怎么开?遵循哪些原则?具体哪些步骤?不同的分项工程到底应该关注哪些安全细节?没有一个标准化专业化的东西,请来的所谓专家也是临时拼凑,其结果不是本本主义,死抠一些本来就漏洞百出的标准规范,就是没有一个该分项工程真正的行家,挂一漏万,带病方案照样通过,再加上我国没有实行类似会计师制度的PE负责制度,专家论证流于形式,闹出很多笑话。天津鼎维固公司做的大多是机场、高铁站、地铁站和大型工业商业设施等重大基建项目,都需要做专家论证,遇到一些论证会上无一模架行业的专家,论证过程中提出许多非常不专业的要求,把方案改得七扭八拐,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构建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市场体系。Design & Build -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国际建筑业通行的做法,由于设计与施工都由一家企业总包,就会在项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后续施工中可能遇到各个细节问题,施工中采用什么装备、什么技术、什么功法、什么样的安全措施,无论技术、安全还是经济合理性,包括模架专项施工这个重要环节肯定都会预先得到充分沟通和论证,从而提高项目全过程的资源有效配置。先进的BIM技术的有效推广也需要设计施工总包制的市场环境,如此,客观上会需要模架一体化专项分包企业的专业服务,单纯的物资租赁企业或劳务公司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多年来我国建筑市场被行政法规人为地割裂,设计与施工分离,施工中发现大量设计中未考虑到的问题,根本无法更改。这给模架专项工程带来的弊端最大,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国模架行业装备与施工水平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因之一。住建部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建筑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可以预期随着设计施工总包制的推广,模架专项工程一体化分包行业,也会得到迅速发展。而模架专项工程一体化分包企业的大量涌向,才能有效地解决模架施工环节的安全问题。 第三、明确主体责任。2017年3月3日住建部发布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了落实主体责任的概念,意味着从建设、设计到施工、监理等环节,都要为安全施工负责任。首先,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负有法定保证所工人的安全与健康的义务。其次,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把手,负有法定领导企业建立并维护安全保障体系的责任。国外同类企业的一把手每天用在安全方面的工时占30%以上。再次,应该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尽快出台PE签字负责制度,临时组台的所谓专家论证会,监管部门的多次群众运动式的大检查,不如一个专业PE工程师的签字,因为他要为自己的签字承担连锁的法律风险。 第四、非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部分,交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委员会搞推荐类的标准,能否被接受会有市场来决定。行业协会牵头,实现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在发达国家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喜的是,全国人大就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已经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规定: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强制性国家标准范围严格限定为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取消强制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团体、企业自主制定标准,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可以制定团体标准。同时,住建部的配套文件《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积极培育发展团体和企业标准。对团体和企业标准制定主体资格,不设行政许可。发布团体和企业标准,不需行政备案。经合同约定,团体和企业标准可作为设计、施工、验收依据。这一切都是与国际接轨的节奏,在制度层面为我国建设科学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做好了顶层设计,一定会对我国整个产业升级带来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第五、建立科学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体系。在拥有五千万流动性极强的农民工的建筑行业,如何有效地宣贯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安全和技术规范?如何把施工方案中的诸多细节有效地传导给现场施工的每一位操作工人,在最后一公里实施到千千万万个具体动作中去?如何在这些农民工的心底里树立起安全观念,建立安全素养,形成行业安全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显然我国现有的培训体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自2014年9月1日起,住建部17号部令《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明确定义了建筑施工企业中三类人员在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中特别重要的作用,要求对其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能上岗。制度是建立起来了,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同样的道理:培训什么?怎么培训?达到什么标准算是合格了?这些非常细节、专业,需要以穷举法由安全专家与所涉及的具体领域具体项目的专家共同编制操作指南和培训方案。大家都知道,现实中这些培训又沦为了大检查的挡箭牌,甚至花钱就能买到证书。改变这种现状,正是我们成立中建租协职业培训与评价委员会的使命所在。 记者:据了解,去年12月,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发起成立了职业培训与评价委员会,并由您担任委员会主任。模架专业承包和建筑业的关系是什么?委员会的成立目的和工作宗旨是什么? 答:模架专业承包行业,可以说是建筑施工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细分行业之一。在各类建筑施工中,其结构部分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此类结构施工的三大工序中,模架施工又占据了独特位置。其成本预算依项目类型的不同,占了5%至15%之间,但对项目工期的影响甚至会在50%以上,模架施工是否有效、专业与安全地实施,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乃至整个项目施工的管理水平。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三大要素中,钢筋和商砼的生产、物流和现场操作,我国与发达国家水平已经基本接近,而模架专项的装备、施工和安全管理水平,则存在着断代的巨大差距。可以这么说,模架专业化施工管理的现代化,是我国建筑业走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 模架行业对技术性、专业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其专业涉及模架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营,以及施工中模架的技术与安全方案的设计、监控、搭设、拆除等全过程。模架装备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材料设计钢铁、铝合金、高性能塑料,技术涉及工民建、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金属加工、焊接、液压和电子系统控制等跨行业、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模架装备的应用特点决定了,其设计制造又与施工现场管理、物流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相关,需要系统化、标准化地与施工功法相配合。我们的行话常说:三分装备,七分应用。要搞好这七分应用,需要建立以专业分包为导向的市场机制,培育出从装备研发制造到工程实施,全产业链的行业管理人才,而最硬的骨头,就是真正培训好这5185万建筑工人。 成立这个职业培训与评价委员会在我国还是首创,委员会的使命是:通过建立一个建筑行业的知识平台,开发一系列详尽明晰的操作指南、标准和评价准则,为模架专业分包行业构建专业、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为职业培训提供所必需的认知、技能和能力,促进建筑工地职业健康与安全文化的推广。愿景:消除建筑工地上所有重大伤亡事故。响应中央和政府的号召,引领行业装备的升级换代,引领行业构建如下核心价值观:安全才是关键,持续改进,正直诚实,合作协作,理想、信念、价值与利益共同体。 记者:这个使命非常宏大,令人振奋。能谈谈具体如何操作吗?凭什么我国现有的培训系统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们成立一个培训委员会就能解决?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要说清楚不容易。先简单说几条,看看能否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培训与评价委员会采用核心会员制,仅吸收在行业里有追求,有影响力的模架专业分包企业加入。核心会员需要认可签署共同的行为准则,首先在自己的企业践行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标准,为行业树立起标杆。同时,在资金上为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提供支持。这个制度参考了英国脚手架协会的做法,在国内还是创新。目的是聚集真正对行业有责任感的领头企业,推动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二、直接对接欧美发达国家模架行业的培训机构,采用国际同行看得懂的表述方式,网站、文宣,以及所有培训与评价委员会开发的自主著作权的标准、评价标准和操作指南,均同时出英文版本。我们的培训与评价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Professional & Occupational Training & Assessment Committee, 缩写为POTAC。与国际建筑安全领域的专家建立广泛的联系,定期参与职业安全与培训的国际会议,在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与国际一流水准看齐。这正是住建部《工程建设标准体制改革方案》提出的“实施标准国际化战略,促进中国建造走出去”的规划所要求的:“加强与国际、国外标准对接。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加强翻译、跟踪、比对、评估。中国工程规范和标准的架构、术语、要素、技术指标、表达方式等,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提高广泛适用性。“ 第三、聘请国外业内的安全专家加入我们的团队,在充分吸收消化发达国家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建包括模架行业专家、建筑施工专家和安全专家的高水准专家委员会。开发适合我国国情,能落地的一整套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培训与评价体系。 第四、依靠委员会的核心会员,授权建立覆盖全国的职业培训学院,培养大批真正懂行的专业培训师资力量,为模架施工和建筑业的全产业链提供面向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施工项目、不同模架装备的安全与技能培训。采用课堂与实操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可直接深入工地为项目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提供培训。 第五、组织、监督开发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教程。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为行业项目管理人员,安全人员,技术人员,企业主和高管开发专项课程,提供模架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和政策解读培训。有境外施工需求的,可按美国或欧洲标准教学、考核,并颁发美国SAIA或英国CISRS认证的证书。 总之,我们认为,我国目前建筑安全存在的大量问题,恰恰是行业大发展的契机。如果以更宽的视角来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为我国建筑业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我国的市场规模,必将为我们模架行业造就出一批世界级的专业化企业来。这是一个更大的话题了,时间所限,就不多说了。如果贵刊有兴趣,我可以连续写一系列文章给你们。 |